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2頁)

 孫登笑眯眯的看著諸葛恪,說道:“我聽說都尉家中,也有參與商盟之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便賺取了數百萬錢,可是?”

 諸葛瑾畢竟是姓諸葛的。

 加之與劉禪,也有一段‘革命友情’,是故商盟中參與較深。

 此番江東依附魏國,而劉禪斷掉商盟之利,諸葛家損失頗為嚴重

 諸葛恪呵呵一笑,說道:“我諸葛家之所以能得商盟之利,還不是因為有大王管理江東?這原本便是額外之財,現在丟了,又會如何?”

 諸葛恪本就是機

敏之人。

 有一次,孫權見到諸葛恪,問他:“你的父親和你的叔父(指諸葛亮)誰更優秀?”

 諸葛恪應聲回答:“我的父親更優秀。”

 孫權問他原因,諸葛恪說:“我的父親知道應該服侍誰,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親更優秀。”

 孫權聽罷大笑。

 後來,蜀國有使者到來,群臣集會。

 孫權對蜀國使者說:“這個諸葛恪很喜歡騎馬,回去告訴諸葛丞相,為他的侄子選一匹好馬送來。”

 諸葛恪當即跪在孫權面前拜謝,孫權感到奇怪,問他:“馬還沒有到,為何就當面稱謝呢?”

 諸葛恪說:“蜀國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馬廄。如今有了旨意,好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謝呢?”

 這類表現諸葛恪才思敏捷、善於應對的事還有很多。

 所以說,諸葛恪能在江東後期變成權臣,那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小子的頭腦,那叫一個靈活。

 “都尉當真是忠勇之士,諸葛家為忠勇之家!”

 言罷,孫登環視眾人,將目光定格在張休,顧譚身上。

 顧譚乃是顧邵之子,顧雍之孫。

 這顧邵博覽群書,與舅舅陸績齊名,勝過陸遜、張敦、卜靜等人。名聲廣揚,遠近聞名,孫權將孫策之女許配於他。以善於識人為名。

 張休乃張昭之子,在孫權被封為吳王后,張昭任綏遠將軍,封由拳侯。此後曾參與撰定朝儀。孫權兩次要設立丞相時,眾人都推舉張昭。

 可見其在江東的勢力,那是不小的。

 不管是張休,還是顧譚,都是江東四大家族推到檯面上的人物,如今士族利益受損,孫登自然是要試探江東士族的態度了。

 顧譚苦笑一聲,說道:“家中人丁眾多,所耗靡費,加之不少族人都迷上了香水、琉璃、美瓷等物件,看似在商盟之中賺得了不少錢財,但大多是被換成貨物了,並沒有賺太多,如今商盟斷絕,族人進項沒了,但奢靡享受,卻還不停止,族中,不少人都有怨言。”

 得財易,守財難。

 驟然暴富,那自然是要消費的,現在沒錢了,消費的習慣卻沒改過來,這怨氣肯定撒不到自己身上來的,那隻能撒到誰身上去?

 當然是提出依附魏國的吳國太子孫登身上了。

 “張家與顧家無二致,這幾日家中時常書信來催,臣下也是沒有辦法了。”

 見到兩人愁眉苦臉的模樣,孫登已經是將心沉入谷底了。

 動了世家利益,看來,影響比他想的還要大!

 “若是依附漢國,我江東無進取的可能,這反倒不美了,如今我吳國依附魏國,不日便可借魏國之勢,奪得廣陵,各家子弟,都可以出人出錢,得到的地方,我等共分之。”

 商盟的錢少了是吧?

 那打下廣陵之後,把蛋糕一分,你們世家也能彌補損失,豈不美哉?

 張休苦笑說道:“那徐州臧霸非是易於之輩,便是有魏國襄助,魏國又能襄助多少?打下廣陵郡,又要靡費多少錢糧?死多少將士?”

 顧譚也是點頭。

 “商盟之利,乃是躺著就能賺到的,而攻伐廣陵,靡耗錢糧不說,還有失敗的可能,就算是佔據了廣陵,各家所得,亦是不如商盟獲利。”

 這也不行?

 孫登眉頭緊皺,說道:“難道我江東不能也組江東商盟?將江東之物,販賣到魏國去,換取錢財?”

 這個時候,諸葛恪也上前來說話了。

 “殿下,這商盟之事,非是容易,那漢國之所以能鼓搗出商盟出來,便是其有琉璃、美瓷,香水之屬,這些,都江東都造不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