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番外一 甜水巷日常
年後, 澈兒五歲,到了上幼學的年紀。
說是上學堂,但他只五歲, 其實還是稚童, 在學堂裡無非就是跟著夫子搖頭晃腦地念念什麼《三字經》《千字文》,再學學數數,夫子甚至連釋義都還不同他們講解, 他這學堂上的倒還頗為輕鬆。
早上辰時正刻(八點)上學, 李青山從朱莊租的宅子那頭殺完豬送到肉鋪後還有時間折返回家送澈兒去學堂。
臨出發前,柳魚給澈兒整理了一番學堂發的學子服,又將書袋給他挎上,不忘叮囑他:“夫子講學時,不準再亂說話了,知道嗎?”
澈兒本就是個極活潑的性格,初到陌生環境時可能還會拘謹兩天, 但這已上了半年了,同夫子和他那些小同窗們早打成一片了。
一到學堂就笑啊鬧啊的沒個完,偏他人緣又極好,小同窗們都是圍著他轉。是以, 前不久,夫子特意約談了李青山和柳魚,表面上是大讚了一番澈兒聰慧和心性豁達。
但李青山和柳魚聽出來了,夫子話裡話外的是在含蓄的暗示澈兒在學堂太跳脫了呢。
李青山和柳魚至今都想不起來, 那日是怎麼恍恍惚惚地走出學堂大門的。
可澈兒才五歲, 還是個小漢子,那性子是怎麼拘都活潑的厲害的。
且他只是活潑又不愛惹事,李青山和柳魚也實在捨不得動手教訓他, 便只能苦口婆心地教導他。
澈兒抬著下巴,拍著小胸脯表示今天在學堂一定會好好聽夫子的話!
可當爹爹和阿爹的哪有不瞭解自己孩子的,聽他這樣說,柳魚是又氣又想笑,使了點勁兒捏了下他的小鼻子,斥道:“我看你到八歲入蒙學的時候怎麼辦?”
時人若真是打算讀書科舉的,都是八歲入蒙學,才算正式入學的。
不過天下太平百姓富足的年代,科舉競爭不免激烈,好些家中尚寬裕的人家,在孩子過了五歲後就會送孩子去幼學。
說是孩子太小沒多大用呢,但上過幼學的再上蒙學時,初時稍稍適應的就是比直接上要求極其嚴苛的蒙學的孩子更快些。
李青山和柳魚送澈兒來上幼學,倒是並不要求澈兒定要在讀書科舉上有進意什麼的,但倘若澈兒以後有在這方面的進取之心,卻因他們做爹爹和阿爹的拖了後腿而致落後了別人,他們這兩個當爹爹和阿爹的就太失職了。
所以在問了澈兒的意思後,他們送澈兒上了離家最近的幼學,初時兩天還不太適應,到後頭澈兒整日在學堂裡待的可開心了。
當然,現在李青山和柳魚明白他為什麼上學堂上的那麼開心了。
澈兒嘻嘻笑了兩聲,摸了下被阿爹捏的不痛不癢的鼻子,“鄭重”保證:“阿爹,我今天真的會好好聽夫子話的。”
柳魚勉強相信了他,又給他做了一番整理,抱了抱他,親了親他小臉才放他走。
“綿綿,哥哥要去上學嘍,回來給你帶大大風車!”澈兒比劃完大風車,抱了下他乖乖巧巧的綿綿弟弟。
“哥哥。”綿綿小哥兒聲音軟軟糯糯的,他還不懂上學是怎麼回事,但他知道哥哥只要一去上學,就會有大半天的時間門不在家,綿綿聲音帶著幾分對哥哥的不捨。
但他聽話,自己忍著從不哭,李青山見狀一把抄起他家小哥兒,哄道:“跟爹爹一起去送哥哥上學好不好?”
綿綿和柳魚還未說什麼呢,澈兒便一蹦老高,歡呼著直說好!
哥哥高興,綿綿也笑了,摟著爹爹脖子,軟軟地說:“好~”
李青山親親他家小綿哥兒,那一顆老父親的心都快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