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第55章】正道魁首 永樂大典失國璽……
永樂大典之日,天殷京都張燈結綵,城市上空綴滿了天燈。據說天燈將晝夜長明,燒足七天七夜,單單燃油的耗費便是一個天文數字。
受邀前來觀禮的來賓無不感慨中州雄主的財大氣粗,據說為了此次慶典,天殷早在二年前便開始修築祭壇、星宮與玉瑤臺,年前才將將竣工。
天殷鍾愛青銅造物,沿街各處都能看見青銅製成的雕塑,屋簷上的鎮獸多是鳥禽。最常見的青銅像是人面鳥,這些夜間出沒的生物在他國多為不祥之兆,但在天殷卻很受歡迎。這個與死亡共舞的國度相信人面鳥是天神派遣至人間的使者,它們穿行夜間是為了鎮伏妖邪,不讓孽物作惡。
除了青銅塑像,街道上還出現了遊神的隊伍。城中青壯帶著禽鳥制式的青銅假面,手持銅鈴,沿著長街踏步起舞,唱著古老悠遠的祝歌。天殷百姓平日都說官話,但當人們唱起祝歌時,來賓們才驚訝地發現,天殷國民並沒有遺忘過往的語言。若水兩岸的方言承繼古制,保留了許多上古時期的發音,其中許多模仿飛禽走獸的發音據說是為了與自然溝通。上古時期精通言語的唯有族群中的“巫”,天殷所承繼的正是古時傳承最悠久的“巫言”。
一位身穿青衫、戴著“水雁”銅面的少女站在鼓車之上,她起唇開嗓。剎那間,空靈的歌聲直衝雲霄,積聚的陰雲洞開一線,灑落金輝。
舊時的巫謠越過千山萬水,重重叩擊今時人的心扉。
“那位歌者扮演的,應該是若水神妃。”
遊神的隊伍逐漸遠去,來賓們這才回過神來,禁不住竊竊私語。
金鳧帝殷扶桑在中州極有名望,但比起那與黃金銅面相系的冰冷稱號,民間百姓更習慣稱呼她為“若水神妃”。傳聞殷扶桑天賦異稟,通鬼神,擅巫言,有踏浪御水、吁氣化雨之能。身為大巫的若水神妃以一段預言開啟了天殷一統中州的大治時代,人們懷念她,稱頌她,時至今日依舊以歌舞傳唱她的美名。
來賓們乘坐著天殷皇室派來的車架前往城中心的星宮祭壇,這一路雖是走馬觀花,卻也閱盡了天殷繁華。臨到官道,眾人遠遠便看見一株高達百丈的青銅神樹,此“樹”有幹無枝,通體青綠。其樹幹分岔向各方延展,共分二層,每層的樹幹上都棲息著二隻展翅欲飛、栩栩如生的神鳥,總共便是九隻。
扶桑無枝木,又稱“太陽神樹”或“棲日之樹”。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傳說上古十日,扶桑樹上本有十隻太陽神鳥,但其中一日高懸天際,巡天執日,故而扶桑樹上只有九隻神鳥。
這般宏偉壯觀的造物,即便上清界都不多見,而這株青銅神樹竟是凡間工匠打造的。來賓們望著這巧奪天工的青銅造物,感慨的同時也對天殷工匠的技藝讚不絕口。言語交談間,馬車已經行駛到城市中心,同樣奇美壯觀的星宮與玉瑤臺在青銅神樹帶來的震撼下黯然失色。
足以容納萬人的廣場之上,漢白玉修建而成的祭壇立於青銅樹下,八方立柱上各有一樽青銅鼎,祭壇的正中央也擺放著一樽——這便是此次大典的供物,青銅九鼎。
來賓們從馬車上走下,不約而同地朝上首望去,祭壇兩側的觀禮臺是天殷國主與貴賓的席位。但比起東道主,眾人更想知道那位是否會來。
當那一襲白衣在侍從的引渡下出現在上首時,來賓們發生了一些小小的騷亂。但很快,動靜便平息了。只見原先還交頭接耳的賓客紛紛正襟危坐,推杯換盞時也顯得溫和有禮。他們儘量剋制自己眼角的餘光,卻還是止不住頻頻投去一望。要知道,此時居於上首的是當世活著的傳奇。分神期大能雖然少見但不至於稀罕,但年歲不足半百便修成分神、取代明塵上仙成為正道魁首的,僅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