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微光 作品

第676章 什麼叫頂級天賦?(第2頁)

 “這是一個驚喜。”馬德森教練在旁邊說道:“看來我們都低估了莊的適應能力,他已經找到了對位保羅的方式。”

 “嗯。”斯科特教練點頭,欣慰的說道:“他非常聰明,知道利用自己的優勢,知道在賽場上用更好的方式去打球,這一點非常的難得。”

 此刻,斯科特教練對莊宇越發的欣賞了。

 一個球員打球往往會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一步步成長。

 尤其是有天賦的球員,一開始他們在球場上往往會本能的依賴自己的身體天賦,因為這樣最為簡單。

 擁有足夠的身體天賦,在面對身體素質不如你的對手時非常管用,用速度去過人,用彈跳和爆發力去肆虐籃筐。

 技術?

 壓根不需要。

 不過這隻能保證你的下限,當遇到和你身體天賦一樣出色,甚至比你更出色的對手,這樣打就不管用了。

 這時候你就需要技術。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為什麼很多cba球員在cba打的還不錯,可到了外邊就不行了?為什麼他們不苦練技術,苦練基本功,難道他們不知道這些的重要性嗎?

 不,他們知道,只是習慣了依靠身體天賦去贏球,進而忽略了基本功、技術的打磨。等去了外邊,碰到了更強的對手,等反應過來,這個時候技術已經定型,很難改了。

 什麼,你說cba球員少年時期也打世青賽,也會和外邊的球員交手,怎麼可能靠身體去碾壓?

 呵呵,別說,在u14、u15、u16......這些比賽裡,我們華夏的球員還真就是直接身體碾壓對手。

 什麼改年齡的就不說了。

 關鍵不是這個,關鍵是人家國外的球員在少年時期都是不練身體對抗的,只打磨基本功,技術。

 在國外一些小球員比賽裡邊,比如10歲,12歲的比賽有一個“潛規則”,就是不允許包夾。

 反觀國內,很多小學生比賽都用包夾。

 一個小學生哪裡能應付包夾?

 結果就是一包夾就傳球,然後跑什麼戰術,可小學生打戰術打的明白嗎?最後打來打去戰術沒打明白,個人能力也沒練出來。

 等稍微大一點,上了初中,那就練對抗。

 什麼技術、基本功、戰術素養......統統放到一邊,就練對抗!

 為什麼?

 因為在12-15歲年齡階段,球員處在身體發育階段,有身體就代表一切,有身體就能碾壓對手,就能贏得比賽。

 如果你留心,或是去看過初中比賽就會知道,同樣都是初中球隊,一支球隊全員平均身高一米六,最高的可能也就一米七,還個個都瘦不拉幾。而另一支球隊最矮的都是一米七以上,最高的一米八,人家不光高,而且壯......這時候技術已經不重要了。

 這時候,有身高,有對抗的小球員總能碾壓對手,也就養成了打球靠身體的習慣。

 可是等到二十歲往上,等到了更大的舞臺,對上更強的對手,光靠身體就不行了。

 這個時候,就得靠技術!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華夏的國青、國奧明明在u15、16、17的時候還能碾壓那些外國球隊,可是到了u20以上就打不過人家了的原因——因為到了20歲以上,人家也開始練對抗了。